1
         
 
1
1
1
1
 

投稿常见问题解读

       本栏目汇编了本刊执行主编结合近年来 JAC 审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写下的一些文字。考虑到审稿过程中随时可能遇到新的问题,这些文字将处于随时动态更新状态。建议有意向向本刊投稿的朋友在投稿前有选择性地阅读。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本刊微信公众号在过去几年中曾经发表过一些相似的文字,其中包含了一些涉及到本刊的投稿、审稿原则的内容。如果微信公众号之前发表的文章中提及的内容与本栏目文章中内容相悖,均以本栏目中文章为准。


参考文献要发挥出参考文献应有的作用
—— 兼谈论文的“结果与讨论”


在很久很久以前,国人写论文是不屑于引用参考文献的。那个年代,很多中文期刊的征稿简则或者征稿细则中都明确规定了一篇论文所引参考文献数量的上限或者委婉地劝告作者尽可能只引少量确实重要的文献。这背后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量已经不得而知了。

进入到21世纪之后,情况开始慢慢地发生了变化,甚至走向了恶化。到了今天,很多论文中参考文献列表的篇幅甚至都已经超过了正文的篇幅。一个很强烈的感觉是:一篇论文如果不引上五六十篇、七八十篇甚至上百篇参考文献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这是一件好事,当然也可能是一件坏事。本文要谈的就是这好事与坏事之间的辩证关系。


让我们从“论文”这个名词开始。

无所不能的小度告诉我们说:“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思想”也好“成果”也罢,都不可能凭空产生,或者说都应该有其产生的基础。尤其是当今社会,任何一篇论文都一定是在XX的正确领导下、在XX的大力支持下加上个人的一点努力而产生的。这里的“正确领导”以及“大力支持”指的是阅读其他人已经发表的论文,被“阅读”的其他论文便是参考文献。出于一种礼貌或者迫于一种科研道德压力,我们必须把这些阅读过的、确实对我们自己的论文产生了积极或者消极影响的、别人已经发表的论文作为参考文献列在我们自己论文的最后面。无论积极也好消极也罢,关键词则都是“影响”。所以,不光要在论文的最后面列出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还要在论文的正文中加以标注,说明论文正文中的哪一句话是受到了哪一篇或哪几篇参考文献的启发或者刺激而得到的。


写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重要意义无需多说。曾经有资深评论家指出:一篇论文如果不是受文献检索条件限制而没有列出与研究密切相关的主要文献,就极有可能被读者、编辑和审稿人视作一种不良学风,这对作者的事业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损害。

学术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充满正能量的著名例子: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孟德尔 (J.G. Mendel) 的人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了杂交组合法则,并发表在“自然研究协会”的杂志 (我不知道这个杂志,所以这个杂志肯定不是Nature,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上。但是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微信,因此孟德尔的工作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去世 16 年以后,三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分别独立地再次发现了孟德尔得出的组合法则,并同时于 1900 年递交了自己的论文。为慎重起见,这三位学者又不约而同地各自查找了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全部资料和论文,恰巧同时发现了孟德尔早于他们 30 多年就发现了的杂交遗传规律。为了表示对前人的敬仰和尊敬,他们各自在论文中将该规律称作“孟德尔定律”。

没办法,那个时代的人就是这么淳朴。现如今,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已经接近于零了。

我们不能说现如今的学者不够淳朴,只能善意地说现如今的学者压力太大。其中最有利于现如今的学者的一个说辞就是:现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我们也像过去的学者那样在提交论文之前查找一下以往的所有资料,黄花菜估计要热好多遍了;更何况,即便是真的去查了,难保真的就能查到“孟德尔”,因为那篇文章可能不是SCI,当然更不可能是“中文核心”。

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知而不引”真的是要不得的。不能因为有人早于你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就做了你现在做的工作就假装没看过这个人的论文。你看过没看过无所谓,总会有人看过。一般情况下,看过的人自然就心知肚明尽管他碍于面子不会告诉你他看过,但在特殊的情况下,这些看过的人则有可能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让你粉身碎骨 (学术道德范畴的“粉身碎骨”就是身败名裂的意思)。所以,投稿之前再做一次尽可能全面的文献检索、把那些有关的文献都罗列进自己的论文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要怕你的工作和别人的工作过于相似,毕竟“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再相似的工作也会有微小的差别,把微小的差别放大一些,把巨大的相似缩小一些,总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发表出来的。当然,这取决于作者的功底,更具体一些说就是取决于作者编故事的能力:把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也可能成就一篇优秀的论文。这是后话。


说到“定时炸弹”,突然冒出来一个观点:参考文献真的很像炸弹,如何用好这些炸弹是很有讲究的。现在是和平年代了,炸弹应该用于定点爆破,而不能像战争年代那样只在冲锋之前进行狂轰滥炸。

所谓“冲锋之前的狂轰滥炸”,说的是打仗时在冲锋之前先让炮兵发泄一下,冲锋一开始短兵相接时炮兵就有点犯难了,毕竟炮弹是不长眼的,谁知道落点处是敌还是我。大多数初学者写论文也是这样:无论一篇论文引用了多少文献,这些文献都是在前言部分被引用的;前言一结束,作者便开始自说自话,从此很难找到一个方括号 (偶尔出现一两次也是因为需要写分子式或者为小括号披一件外衣)。这种做法有几个明显的弊端:

  • 狂轰滥炸是需要炮弹的。落在“前言”中的那些炮弹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是审稿人评估的一个重点。可以说,大多数只在前言中出现过的参考文献引用的论文都是为了引用而引用,并不是因为这些文献真的发挥出了“参考”的作用。所以,与参考文献引用有关的诸多学术不端也就大多都发生在前言部分,比如说“盲目自引” (包括引用自己的论文,也包括引用自己钟爱的期刊的论文等等),比如说“断章取义” (故意截取英文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内容来烘托自己的观点),比如说“引而不确” (没有认真读原文导致错误的引用),又比如说“来源不实” (直接从其他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中搬过来几篇文献) 等等。
  • 不管你前言中引用了多少文献,这些文献在后续的结果与讨论甚至在实验部分中不再出现,似乎说明你认为你所引的文献除了最多能够为你提供选题依据之外别无用处。于是,你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就成了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工作。然而,如果真的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工作,那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前言中所引用的那些文献与本文关系不大?这就埋下了一个“盲目引用”的隐患。
  • 事实上,除了那些真正的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工作之外,大多数论文的讨论部分都是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展开的,借鉴了前人已有的研究结果却不标注出来,这就背上了一个“知而不引”的罪名。更进一步说,虽然讨论是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展开的,但是审稿人或者读者可能对已有的研究结果并不知情,会以为这些已有的研究结果是作者在本文中获得的研究结果,从而构成一种隐形的剽窃。
  • 当然,一些论文进入到结果讨论之后可能真的就是在自说自话,应用一些已经成为教科书基本组成部分的众所周知的事实作为论据,辅以一些作者自以为是的联想。这样写论文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所提出的观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审稿人和读者接受。这就有点像我们之前的求学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比如说鸡兔同笼,小学老师对小学生讲鸡兔同笼是很困难的,到了中学,老师只需要列一个方程式就能轻轻松松地让兔子和鸡各就其位。参考文献就像是方程式,能够把一些已经形成的知识一笔带过,从而轻轻松松地让读者理解并接受建立在这些已经形成的知识基础上的本文所得到的新的知识。

总之,狂轰滥炸是很浪费炮弹的。炮弹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但这个“很强”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并不然。在实战时,一个狙击手的几颗子弹所产生的杀伤力往往会比炮兵的几颗炮弹更为强大。何况现如今已经是和平年代,炮弹已经不能滥用了。举一个小例子:2008年在绵阳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时就出动了炮兵。新闻里是这么写的:“炮兵部队使用两门无后座力炮击碎了湖面上一些大型漂浮物,顺利地保证了水流的下泄”。这就叫“有的放炮”,也可以延伸为“定点爆破”。在论文的结果与讨论部分,作者应该学会并巧妙地应用这种“定点爆破”的技巧,以保证论文叙述过程的通畅。


其实,论文从本质上说就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接触的议论文。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论证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千万别把这段话交给查重软件,重复率确实高达99.99%)。

具体到科技论文,论点就是论文的结论,论证就是论文的结果与讨论,而论据则应该无所不在,最理想的情况是,论据应该充斥着整篇论文从前言到结论的每一个可能栖身的角落,也就是做到无孔不入,让审稿人感觉到无懈可击。如何达到或者接近于这一理想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参考文献的“定点爆破”问题了。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也好,“理论”也好,决不能仅仅是作者自己的“事实”或者“理论”。俗话说“三人成虎”,这话从积极的一面来解释就是:大街上有虎,一个人说的话没人相信,但三个人都说的话可能就真有很多人相信然后就都不敢出门了。不管大街上到底有没有虎,这个词儿告诉我们的真理就是:证明自己的论点时,一定要拉上几个人帮腔。尤其是事实论据,你实验得到的尽管是绝对事实,但是如果你能让别人也看到这个事实,那它就是事实的可能性就陡增了。所以,科技论文对实验部分的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文字能够重复出你的实验,也就是说让读者也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事实。但是,这远远不够。因为审稿人不可能因为审你的论文而去重复你的实验,即便是你愿意为他提供经费。怎么办?考验你的智慧的时刻来到了。

其实,观察到别人从来没有观察到的事实是很困难的。本世纪初,一些物理学家曾经自豪地宣布发现中微子的运动速度突破了光速,结果却发现所谓的发现极有可能是连接GPS接收器和电脑之间的光缆松动导致的。之后,一些物理学家又自豪地宣称捕捉到了由宇宙快速射电暴引发的无线电波,结果没过多久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他们在射电望远镜附近用微波炉热了一杯咖啡的结果。所以,任何所谓的“前人从未观察到”都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后人”的嫉妒,进而引起质疑,进而招致围攻,寡不敌众的后果极有可能就是舍身求义了。所以要记住,要使所谓的“前人从未观察到”得到公认必须至少要做三件事:(1) 确认这个事实肯定存在;(2) 确实有很多人曾经看到过这个事实;(3) 最关键的是,看到过这个事实的很多人都因为眼拙而忽略了这个事实。


很早很早以前,我还在做大学毕业设计的时候就有幸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进实验室时,前面的师兄告诉我说Knoop压痕弯曲梁的强度和压痕裂纹的深度倒数平方根之间是存在正比关系的。我读了一些文献,发现师兄说的没错,别人也是这么说的。好吧,那就是正比关系吧。反正毕业设计不过就是毕业设计,呼应着别人说说街上有老虎也是可以毕业的。于是就开始做实验,开始做直线,开始做线性拟合求相关系数 (正比关系就是一种截距为零的线性关系)。然而,奇迹发生了:相关系数变得不重要了 (因为既然已经是正比关系了想让相关系数变小都做不到),倒是截距项出现了,好奇怪哦,居然不是零。怎么办?考验我的智慧的时刻来到了。

三步走。

第一步,告诉自己这个非零的截距项肯定是存在的,我的实验没做错,那个时候年轻,眼不花手不抖。第二步,告诉自己别人也应该曾经看到过这个事实。难,我不是别人的眼睛,不知道别人是不是看到过。没关系,问问啊。找来了文献上类似的实验获得的类似的数据拟合一下就好了。耶,一样有非零截距出现耶。那么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第三步:看到过这个事实的很多人因为眼拙而忽略了这个事实。这个结果后来用中文发表在了《硅酸盐学报》上,以下是其中一段文字的截图:

这一招在我后来短暂的论文写作生涯中屡试不爽。再后来,因为需要给研究生讲一门叫做《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课程,不经意间发现了前人总结出来的“可信度递减原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只不过是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可信度递减原则”的使用者而已。


一本正经地说: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与读者(尤其是第一读者主编和第二读者审稿人) 交流新的信息;但是新信息在读者看来往往是可信度最低的东西 (这很容易理解,文人相轻嘛,凭什么你就能发现新信息?凭什么你就觉得你发现的是新信息?凭什么你说是新信息我就必须认为是新信息?)。所以,在组织一篇论文时,作者必须时刻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说服读者认可你提出的新信息。所谓“可信度递减原则”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试看以下一个例子:

  • 说山上有老虎你信不信? —— 信!打小就知道武松 (当然也知道武大郎)
  • 说山上的老虎被抓住送进了动物园你信不信? —— 信!打小就是动物园的常客嘛。
  • 说动物园里老虎家墙塌了你信不信? —— 嗯?哦,昨天下了场雨,墙可能塌了,信吧。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也在增长,好歹也知道什么叫“豆腐渣工程”。
  • 说老虎从动物园那个家里跑出来了你信不信? —— 好吧,老虎嘛,自由散漫,既然墙塌掉了,不跑才怪呢。
  • 说老虎跑到街上了你信不信? —— 那必然要信啊。那么多动物园都设在闹市区,出门就是大街。老虎哪经得起大街上那些光怪陆离的诱惑啊。

好吧,我服了:街上真的有老虎。

这逻辑是不是比干吼上几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的效果要好得多?这就是“可信度递减原则”。

“山上有老虎”是可以不引参考文献的,当然引上一两篇也无所谓。“老虎进了动物园”也是可以不引参考文献的,但是引上一两篇更好,虽然脱贫了,毕竟还是有人没来得及去动物园的。“老虎家墙塌了”是必定需要引参考文献的,因为这种事情属于偶发,我们需要引用一条新闻来告诉读者昨天真的下了雨,还需要用一条旧闻来告诉读者那个动物园里老虎的家确实是豆腐渣工程,甚至还需要用一条半新不旧的闻告诉读者都有哪些人前两天路过那里确实看到了墙要塌了的征兆 (再不济也可以引用一下某考古专家在某次为动物园老虎新家剪彩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作为佐证)。总之,这里一定要营造出一种气氛,让读者真的彻头彻尾地相信那墙是真的塌了,因为直到你的论文完成之前,确实只有你一个人看到了那墙塌掉了。然后,“老虎跑到街上”可能也需要引上一两篇文献,毕竟可能当今的社会还会有人相信老虎和猫一样温顺。当然,这之后再说说一些别的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效果就会更佳:比如说这社会上确实是出现过老虎差点上街的情况的,只不过老虎迷路了或者老虎从动物园里出来之后直接掉进“护园河”中牺牲了;又比如说,这社会上确实是出现过老虎上街的情况的,只不过那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没人看见或者即使有人看见了也以为是猫,云云。当然,这些也都是需要引用参考文献加以佐证的,不能凭空杜撰。

到了这里,估计所有的读者都会心服口服,大拇哥连连,就像微信群里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一样。

所谓的参考文献“定点爆破”具体地说就是:在讨论结果到得出论点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在合适的地方引用合适的文献,毕竟参考文献至少是经过了审稿人近乎苛刻的评审才得以发表的,其中的说法乃至数据的可信度比作者自说自话要高出许多。


本文的最后,我觉得有必要就“如何将JAC上发表的论文列为参考文献”说几句与“基本学术规范”貌似有关但真的不太有关的话。

  • 作者愿意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JAC上发表的论文是JAC的幸事。我们永远表示热烈欢迎并且永远表示衷心感谢。
  • 作者在除JAC之外的其他所有期刊上发表论文时如何引用JAC的论文,是作者自己的事情,JAC无权干涉。JAC发表论文的目的就是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文献,至于起到了什么样的“参考”作用,则是读者个人的感受和理解。
  • “投给JAC的论文中是否引用了JAC的论文”不是JAC评价一篇论文能否送审能否发表的依据,更不是唯一依据。但是,如果JAC上发表过的论文相比于其他被引论文而言更有价值而被忽略了,则属于“知而不引”或者至少属于“文献调研不足”。
  • 接上一条,我们鼓励作者在每一次提交稿件 (包括修改稿) 时做一次较为全面的文献调研,将其他作者发表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 (尤其是JAC上发表的最新成果) 结合进自己论文的修改稿。
  • 作者在投给JAC的论文中引用JAC的论文请做到“有的放炮”,尤其是在结果讨论部分。我们不鼓励作者毫无底线地引用JAC,尤其是不鼓励作者将参考文献List中的前几位都留给JAC。“为引用而引用”所导致的后果一般情况下都只能是负面的。

 

 

   
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371号     京ICP备05082739号